首页 > 百科 > 行业百科 > 新行业行业 >西葫芦种植 友情提示:投资有风险 加盟需谨慎!

西葫芦种植

  西葫芦(拉丁学名:Cucurbita pepo L.),别名熊(雄)瓜、茭瓜、白瓜、小瓜、番瓜、角瓜、荀瓜等,一年生草质粗壮藤本(蔓生),原产印度,中国南、北均有种植,有矮生、半蔓生、蔓生三大品系。西葫芦多数品种主蔓优势明显,侧蔓少而弱。茎粗壮,圆柱状,具白色的短刚毛。喜湿润,不耐干旱,特别是在结瓜期土壤应保持湿润,才能获得高产。高温干旱条件下易发生病毒病,但高温高湿也易造成白粉病。西葫芦对土壤要求不严格,砂土、壤土、黏土均可栽培,其含有较多维生素C、葡萄糖等其他营养物质,有清热利尿、除烦止渴、润肺止咳、消肿散结的功能,多食用有助于增强肝肾细胞的再生能力。此外,西葫芦不宜生吃,脾胃虚寒者应少吃。



西葫芦种植技术

  播种繁殖,春播或秋播,春播为主。栽培方式分露地、简易地面覆盖、保护地栽培(又分小拱棚和温室大棚栽培)等,各有其特点。

  选种浸种

  清理掉杂物,选取干净饱满,千粒重200g左右的种子,置入瓦盆或其它无油污的容器中,先用冷水浸泡,再用50-55℃的温水烫种,不断搅拌,保持15-20分钟,自然冷却至20-30℃,浸种4-6小时,捞出后再用1%高锰酸钾浸20-30分钟,以消毒杀菌。风干,至半干时可加温催芽,温度以25℃为宜。如种子量大,催芽时可翻动,以促使发芽整齐,但出芽后即不再翻动。

  播种

  芽长约1.5cm时播种,需选择晴朗温暖天气。若遇阴雨天不能播种时,可将种子置于冷凉处,控制幼芽生长。

  播种的营养土应在播种前20-30日前配制好。选用未种过瓜类蔬菜的无病土壤和农家肥配制,通常用园土6份与腐熟的马粪或圈肥4份混合。置于苗床或纸袋、塑料钵(直径9-10㎝)中,厚度8-9cm。播种后覆土约2㎝。

  幼苗生长

  幼苗易徒长,需严格控制温度湿度。

  播种后幼苗萌出土层前宜保持高温,昼温25-30℃,夜温18-20℃,地温22-24℃,相对湿度80-90%,约3-4天出苗。幼苗出齐后适当降温并通风,昼温25℃左右,夜间13-14℃,片真叶展开后夜温降至12℃。定植前8-10天,应逐渐加大通风量,并降温炼苗,一般白天15-25℃,夜间6-10℃。

  田间管理

  经30-35天的苗期管理,培育出具3-4片真叶的幼苗,可进行定植。

  定植前先要施足基肥。亩施高品质农家肥3000-5000㎏,也可施用马粪、羊粪等。

  整好地后,起成60-65㎝距离的垄,按株距40-50㎝刨埯,每亩定植2000-2500株。也可做成1.3m宽的平畦,每畦种植两行。

  栽苗时坐水栽,待水渗下后,封埯并扶正瓜秧。

  定植安全期地温13℃以上,夜间气温不低于10℃。

  缓苗后应追肥(施用饼肥150-200㎏,或50-60㎏三元复合肥),并浇“催秧水”,但因地温较低,不宜浇水过多。此后应及时中耕松土,不施水肥,待个瓜长到10-12㎝后再浇水。结瓜后一般5-7天浇水一次,以保持表土湿润为度,雨季则需排水。

  结瓜期顺水追肥,一般追肥2-3次为宜。每次施用粪稀1000-1500㎏/亩,或碳酸铵10-15㎏/亩。

  注意水肥管理,苗期或雌花坐果期肥水过多易徒长;后期水肥跟不上则产量降低。此外,早期留果过多易造成秧发育差,影响总产量。

  为早熟高产,还应进行人工授粉(尤其是在无昆虫授粉时)。每天上午6-8时,把正开放的雄花采下,剥去花冠,露出雄蕊,在雌花柱头涂抹数次即可。

  如需留种,一般应选取后期结的瓜,否则影响产量;专门留种的植株可不受此限。

  病害防治

  灰霉病

  发病特征

  该病主要危害花和果实。被害花和果实初期呈水渍状,后逐渐软化,患病部位表面长满灰绿色霉状物。

  后来导致花和果实腐烂。后期患病部有时还长出黑色菌核。

  发病规律

 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葡萄孢菌。病原菌在病残体上越冬,也可在土壤中越冬,借气流传播。病菌喜高湿低温条件,奡适温度在18-23℃,相对湿度在90%以上,弱光,适宜发病。保护地栽培,冬春连阴天多,气温低,再加上密度大,通风透光不良,湿度大,故发病较重。

  防治方法

  (1)加强田间管理。将病残体清理干净,保持田间卫生,防治病菌扩散,控制温度。

  (2)浇水采用膜下暗灌或滴灌,夜间湿度应小于80%。当湿度大时,应采取措施降湿。

  (3)生产后期要及时清理老叶,增加通风透光,使植株生长健壮,增加抗病能力。

 (4)药剂防治。用50%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—1500倍液,50%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,每隔6—7天喷1次,连喷2—3次。

  绵腐病

  发病特征

  该病主要为害果实,有时为害叶、茎及其他部位。果实发病初呈椭圆形、水浸状的暗绿色病斑。在空气干燥条件下,病斑稍凹陷,扩展不快,仅皮下果肉变腐,表面生白色霉层。高温多湿时,病斑迅速扩展,整个果实变褐、软腐,表面布满白色霉层,致使病瓜烂在田间。叶片受害,初生暗绿色、圆形成不规则形水浸状病斑,湿度大时软腐似开水烫过一样。

  发病规律

  西葫芦绵腐病是由鞭毛菌亚门瓜果腐霉菌真菌侵染引起。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,翌年春天,遇适宜条件萌发,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,或直接长出芽管侵入寄主,后在病残体上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,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,侵害果实,在病组织里形成卵孢子越冬。病菌主要分布在表土层内,雨后或湿度大,病菌迅速增多,土温低、湿度大利于发病。

  防治方法

  (1)采用高畦栽培,避免大水漫灌,大雨后及时排水,结瓜后可将瓜垫起防止潮湿染病。

  (2)增加土壤中抗生菌,抑制病原菌生长,减轻受害。

  (3)药剂防治:在发病初期,用20%农土斯1000倍液,每隔10天喷1次,连续喷2~3次。

西葫芦种植条件

  生长期奡适宜温度为20-25℃,15℃以下生长缓慢,8℃以下停止生长。30℃以上生长缓慢并极易发生身体有恙。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5-30℃,13℃可以发芽,但很缓慢;30-35℃发芽比较快,但易引起徒长。开花结果期需要较高温度,一般保持22-25℃不错。早熟品种耐低温能力更强。根系生长的较低温度为6℃,根毛发生的较低温度为12℃。夜温8-10℃时受精果实可正常发育。

  光照强度要求适中,较能耐弱光,但光照不足时易引起徒长。光周期方面属短日照植物,长日照条件上有利于茎叶生长,短日照条件下结瓜期较早。

西葫芦种植前景

  西葫芦原产北美洲南部,中国于19世纪中叶开始从欧洲引入栽培,世界各地均有分布。西葫芦作为一种健康的彩色蔬菜,不仅可以食用,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,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和葡萄糖等其他营养物质,尤其是钙的含量极高,还可以作为药用食材,具有除烦止渴、润肺止咳、清热利尿、消肿散结的结果。同时还能促进人体胰岛素的分泌,可防治糖尿病,很受城镇和乡村人们的喜爱。

  打籽用西葫芦瓜籽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缓解保健结果,尤其是其带有的一股特有的、具有刺激性坚果的味道和芳香味,使得用其制作的面包、奶类沙拉和果仁类佐餐食品,都具诱人的食味与口感。在欧美,还用其榨成食用油,不但能起到良好的保健结果、防范前列腺炎和癌类等身体有恙,并可增强男性的性功能。同时,还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、维生素B、C和E等微量元素和钙、镁、铁和锌等,而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、医药和化妆品等行业,年需求量呈稳定增长的趋势。

      目前,籽用西葫芦瓜籽在国内甘肃、内蒙、新疆、黑龙江、山西、陕西和云南等十一个省和自治区都有种植,但以甘肃、内蒙、新疆和黑龙江种植奡多。2017年籽用西葫芦瓜籽市场前景好,产量高效益好,值得大家选择。

行业统计
  • 共有 “西葫芦种植” 资讯0
  • 共有 “西葫芦种植” 问答0
  • 共有 “西葫芦种植” 项目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