纯手工精制而成的珠绣
珠绣工艺是在专用的米格布上根据抽象图案或几何图案,把多种色彩的珠粒,经过绣工纯手工精制而成。珠绣主要有珍珠绣、玻璃珠绣等。
与传统刺绣艺术不同,珠绣不是由不同色彩的丝线来表达图案,而是运用珠和片来表达图案及色彩,其绣品质地也不再局限于丝绸面料,而是囊括了印花布、牛筋布、人造革、等不同材料。
珠绣是在有名的刺绣基础上发展而来的,既有时尚、潮流的欧美浪漫风格,又有典雅、底蕴深醇的东方文化和民族魅力。珠绣起源于唐朝,鼎盛于明清时期,解放后工艺逐渐失传。
珠绣是在有名的刺绣基础上发展而来的,既有时尚、潮流的欧美浪漫风格,又有典雅、底蕴深醇的东方文化和民族魅力。珠绣起源于唐朝,鼎盛于明清时期,解放后工艺逐渐失传。而古时的徽州是我国有名的刺绣盛行之地,徽州刺绣又多为珠绣,是古徽州的一项传统民间工艺。古徽州是历史上经济文化重地,是我国有名的五大商人之一徽商的发祥地,明清时期徽商称雄商界300多年,有“无徽不成镇”、“徽商遍天下”之说。所以在古徽州,男人外出从商是当地习俗,妇女便自然而然地守在家中等候。于是,这一针一线中凝聚了多少相思,多少闲愁!这也是珠绣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。而珠绣制品的品种很多,有官服、帽、披肩等,负盛名的当是“三寸金莲”了。徽州珠绣设计精美,色彩对比强烈,做工精湛。学习徽州刺绣是古徽州小姐们的必修课,是待字闺中或独守空房的妇女打发寂寞时光的好方法。玻璃珠绣始于清代光绪年间(1875~1908)。当时吕宋(今菲律宾)华侨回,带回玻璃珠绣拖鞋(俗称“吕宋拖”),在福建流传。后来,福建漳州匠师用进口玻璃珠制成珠绣拖鞋,流传至厦门。1920年左右,厦门“活源”商行进口小玻璃珠,用于生产珠绣工艺品。玻璃珠绣产地有福建、广东等地。玻璃珠绣有全珠绣、半珠绣两种。全珠绣是在产品面料上绣满玻璃珠;半珠绣则是在部分面料上绣制玻璃珠,它和面料的质地、色彩相互辉映,有不错的艺术成效。玻璃珠绣的针法有平绣、凸绣、串绣、粒绣、竖珠绣、叠片绣等多种,尤其以有浮雕成效的凸绣具特色。品种以日用品为主,有服装、拖鞋、帽、提包、首饰盒、腰带、窗帘等,也有挂屏等欣赏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