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百科 > 行业百科 > 新行业行业 >泥鳅养殖 友情提示:投资有风险 加盟需谨慎!

泥鳅养殖

 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、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,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水产养殖产量增长迅速,在水产业中的比重也正在日益提高。

  中国淡水养殖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。公元前5世纪已有《养鱼经》问世。淡水养殖主要有两种类型:一是池塘精养鲤科鱼类,以投饵、施肥取得高产,并将各种不同食性的鱼类进行混养,以充分发挥水体生产力。另一类型是在湖泊、水库、河沟、水稻田等大、中型水域中放养苗种,主要依靠天然饵料获得水产品。1986年全国淡水养殖面积约4600万亩(约占可养面积的61%),其中池塘占35%,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;湖泊占17%,主要在长江中、下游和东北、内蒙古地区;水库占37%,分布全国;河沟占9%,主要在江苏、浙江水网地区。淡水养殖总产量多年来一直居世界首位,以22%左右的速度递增,1986年产量为295万吨,占全国水产总产量的36%。其中池塘占74%,水库占 8%,其余为湖泊、河沟和水稻田的产量。  中国淡水养殖对象除传统的鲤科鱼类外,还增加了非鲫、虹鳟、银鲑、白鲫、罗氏沼虾、中华绒螯蟹、淡水珍珠贝等。人工繁殖技术和网箱培育方法的采用,为养殖提供了大量苗种。

  中国的海水养殖也有较久的历史,宋代已有人工培育珍珠、插竹养牡蛎和藻类养殖的记载。1986年已进行海水养殖的浅海、滩涂面积为488万亩(占可供养殖面积2000万亩的24%),产量为85.8万吨,占全国水产总产量的10%。其中海带占23.7%,紫菜占1.6%,贻贝占24.5%,牡蛎占6.4%,蛏和蚶占17.5%。此外还养殖鲻、鲮、鲈、遮目鱼、对虾、海水珍珠、鲍、扇贝、海参等。

  我国泥鳅在国内外市场上深受欢迎,销路很广。从1995年至今泥鳅连续十多年走俏市场,年需求量10-15万吨,但市场只能供应5-6万吨,缺口较大,拉动价格连年攀升至每公斤26-32元,国际市场对我国的泥鳅需求订货量连年增加,尤其是韩国,日本需求量较大。

  目前湖北、江苏、安徽、河南、四川、湖南、浙江等地的泥鳅养殖都如火如荼的开展着,泥鳅适应能力强,养殖方法简单,智慧之选少,节省劳力,养殖效益高,泥鳅的养殖效益肯定是每一位泥鳅养殖户奡关心的问题。



泥鳅养殖技术

       牧羊人的故事


       传说公元十世纪前后,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的高原上,有个名叫卡尔的牧羊人,有一天他看到他圈养的山羊突然都显得无比兴奋,雀跃不已。他觉得很奇怪,后来经过细心观察,发现这些羊群是吃了某种红色果实才兴奋不已的。


       卡尔好奇地尝了一些,发觉食后自己也觉得精神爽快,兴奋不已,便顺手将这种不可思议的红色果果实摘些带回家,分给当地人吃,所以这种果实因其神有效力流传到了世界各地。


       阿拉伯僧侣


       传说公元1258年的也门山区,因犯罪而被族人驱逐出境的酋长雪克.欧玛尔,被流放到很远的瓦萨巴( 位于阿拉伯 ) ,当他筋疲力尽的在山上走着时,发现枝头上的小鸟在啄食了树上的果实后,发出极为悦耳婉转的啼叫声。于是他便将此果加水熬煮喝,不料竟发出浓郁诱人的香味,饮用后原本疲惫的感觉也随之除去,精力十足。


       后来,欧玛便采集许多这种神奇的果实,遇见有人生病时,就将果实做成汤汁给他们饮用,使他们恢复了精神。由于他四处行善,受到信徒的喜爱,不久他的罪得以被赦,回到摩卡的他,因发现这种果实而被尊崇为圣者。据说当时神奇的治病良药,就是咖啡。

泥鳅养殖收银与成本

我国泥鳅在国内外市场上深受欢迎,销路很广。从1995年至今泥鳅连续十多年走俏市场,年需求量10-15万吨,但市场只能供应5-6万吨,缺口较大,拉动价格连年攀升至每公斤26-32元,国际市场对我国的泥鳅需求订货量连年增加,尤其是韩国,日本需求量较大。

目前湖北、江苏、安徽、河南、四川、湖南、浙江等地的泥鳅养殖都如火如荼的开展着,泥鳅适应能力强,养殖方法简单,智慧之选少,节省劳力,养殖效益高,泥鳅的养殖效益肯定是每一位泥鳅养殖户奡关心的问题。

下面小编以养殖1亩水面的泥鳅投苗400斤为例为大家分析一下泥鳅养殖成本和收银吧!

1、场地租金:(各地不同,自己调节数据),1亩泥鳅池塘,场地租金成本50优惠左右

2、场地改造:挖机施工每小时16优惠需工作4小时等(现有池塘除外)需64优惠。

3、购苗种资金:1亩水面,投放泥鳅苗400斤以28元/斤计算需1120优惠

4、饲料成本:投放400斤泥鳅苗,产出2800斤泥鳅计算,按我公司的饲料配方养殖。如:水生物、蚯蚓、米糠、麦麸、豆渣、豆饼、小麦、玉米、鱼粉等做饵料,饲料成本在320优惠左右

5、其他费用:渔药、水电、网具等其他开支40优惠

6、养殖周期:泥鳅一般饲养3-4个月达到上市规格,养殖总成本1594优惠

7、产出:养殖1亩泥鳅,投苗400斤,可产商品泥鳅2800斤左右,商品泥鳅的市场价格按保优惠价12元/斤计算,2800斤泥鳅收入为3360优惠。

8、收银:收入3360优惠-智慧之选1594优惠=1766优惠/亩(如一年投种苗2批,效益更高)。

就是如何降低饲养成本与提高成活率,如何提高生长速度。如何降低泥鳅的饲养成本,是一个专业的养殖户必须思考的问题,也是养殖泥鳅的重要部分,下面我们就继续来看一看吧!

1、如有适合养殖泥鳅的水田或水坑时,可以充分利用资源,节省建设投入。

2、泥鳅幼苗非常选食,刚下池时应及时给与投喂适合的饲料喂养,喂料有:轮虫、小型浮游植物等适口饵料,并适当投喂熟蛋黄、鱼粉、奶粉、豆饼等精饲料。泥鳅长到可以自己摄食水中的微生物和动植物碎屑时,就可投喂一些米糠、麸、玉米粉、麦粉等植物粗粮,拌和剁碎的鱼、虾、螺蚌、蚯蚓、蝇蛆、黄粉虫等肉食性动物投喂。

3、饲养泥鳅的水质要及时培肥,可为泥鳅提供天然饵料。并要注意水质不要过肥,以免造成泥鳅缺氧。

4、暴雨天气及泥鳅食欲不盛时不要投喂,减少饲料的浪费。

5、常消毒及做好防治,使泥鳅健康成长。

养殖泥鳅苗往往会遇到易繁殖、难培育的尴尬局面,苗种培育成活率总是停滞在20%左右止步不前,目前情形很难形成大规模养殖推广格局,严重制约了泥鳅产业化发展,提高泥鳅苗种成活率有以下几点。

1、泥鳅孵化池好是大于20平方米的水泥池,孵化出苗三天后,不急于分塘培育,采取原池培育壮苗下塘,期间投喂适量的蛋黄,培育一周后鳅苗长到1厘米左右,体质增强,躲避敌害的能力增强,再分塘。

2、在放苗前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,待一周后水体毒性完全消失后,方可放苗,并在放苗前事先放入数条泥鳅苗试水,4小时~8小时内无异常反应,泥鳅苗方可正式下塘,池塘水深一般保持在30厘米~50厘米。

3、放苗前亩投放300千克腐熟的粪肥,以培育天然饵料,3天~5天后池塘中的浮游生物繁殖到高峰期,及时投放苗种。

4、每亩投放泥鳅仔鱼15万尾左右,泥鳅苗下塘后每天亩投喂泥鳅苗专用粉料或自己自制的粉料,不主张投喂豆浆,豆浆虽然适口,但是肥水快不容易控制水质。

5、培育泥鳅苗种的初期对水体溶氧要求很高,一般水体溶氧量应达到4毫克~5毫克/升,采用喷头洒水增氧效果较好,水花小而密,不会对体质弱小的鳅苗产生伤害。池塘水质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以上,泥鳅苗经过一周的培育过程,即可分塘养殖。

泥鳅养殖如何养殖

泥鳅养殖,就像我们盖房子一样,首先要做好地基,然后再慢慢的把房子盖起来,这样盖出来的房子才是坚实的。因此,我们泥鳅养殖也是一样,需要一步步来,这样养出来的效果才是好的。

那么,要是想做到成功的养殖,我们该从哪一步开始,步骤是什么?广州联丰水产根据多次走访养殖现场,总结出泥鳅成功养殖具有以下5步,与大家分享。

场地选择要领

养殖场要找就近水源,便于加水。池塘养殖泥鳅,水深100~150cm,池底好有15~20cm的淤泥,进出水口方便。为了方便鱼塘管理,池塘规格以2~10亩为宜。

池塘消毒及天然饵料培育

放养前2周,每亩用40公斤生石灰全池泼洒,目的是将池塘内杂鱼、青蛙、蛇虫鼠蚁清理干净,使泥鳅生长有安全的空间。3天后,将干燥无霉的玉米秸、稻草等秸秆,用10号铁丝捆扎成直径40~50厘米的秸草捆,放入池塘浸泡10天左右,使得鱼塘中产生藻相。同时,施有机肥,使得鱼塘中出现大量浮游微生物。

围网防止天敌

泥鳅的天敌是影响泥鳅成活率的主因。泥鳅主要天敌有:塘内凶猛性鱼类如罗非、生鱼等;青蛙进塘产子,蝌蚪与泥鳅争饲料,影响泥鳅生长速度;蛇虫鼠蚁吃泥鳅;蜻蜓吃泥鳅幼苗等。因此,围网可以防止泥鳅天敌进入池塘内,这样可以提高泥鳅的成活率。

围网应当在放苗前15天进行,池塘周围应用高约1m的网围起来,防止蛇、鼠、青蛙等天敌。同时,水面要种植一定量的水浮莲,运用“鱼菜共生”原理,泥鳅的生长发育就有扶持了。

苗种投放注意事项

泥鳅要求个体强壮,规格均匀,且泥鳅规格应在4-6cm为宜。苗种过大,苗种运输损耗加大;苗种过小,影响泥鳅成活率。鱼苗到达养殖现场后,要使泥鳅适应水温后再将苗种放入池塘内。根据各大养殖现场的实际情况,杂交泥鳅苗投放密度在8~20万尾/亩,台湾泥鳅苗6-8万尾/亩。同时,有条件的鱼塘可以在塘中放大头鱼、扁鱼、鲫鱼等混养,以提高养殖效益。

投喂管理

在苗种投放前,池塘已产生大量的浮游微生物,浮游微生物可以作为泥鳅进入池塘中的天然饵料。在提供天然饵料的基础上,应当投喂人工配合饲料。泥鳅属于直肠消化类鱼类,吃食比较少,因此,人工配备的饲料应当经过发酵后的饲料,这样,泥鳅的消化也较顺畅,减少肠炎发生的几率。一般,每天5:00~7:00,18:00~19:00各投喂一次。每次投喂都应当在固定地方投喂,每15平方米设置一个投喂盆,以2小时为宜起一次盆,若2小时内饲料全部吃完,第二次投喂就适当增加饲料。

同时,在日常的管理中要注意观测水质状况,做好日常的鱼体保健等工作。